北汽新能源发布达尔文系统,押注关键技术求突破,今年销量超8万 | 新空云

文| 张硕

登陆A股市场后的北汽新能源正在持续发力关键技术寻求突破,改变此前过度依赖补贴、主要依靠中低端车型打市场的被动局面。

近日召开的“北汽蓝谷科技大会”上,北汽新能源公布了其2020-2025中长期规划,涵盖平台规划、电池系统技术、动力系统技术、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化等方面。

根据规划,2021年北汽新能源将基于3大平台推出6款新车,包括EX系列的长轴距长续航换代车型以及全新的A+级轿车/SUV车型,B级轿车、B级SUV以及对应的7座SUV/MPV车型。届时,北汽新能源的整车产品将覆盖A00级到B级,涵盖轿车、SUV、MPV等多种车型。

在电池系统技术方面,到2025年,北汽新能源的电池能量密度将提升至350kWh/kg,这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。其中BJEV车型的续航里程将大于400km,而Arcfox品牌车型的续航里程则将大于500km。

为此北汽新能源还专门成立了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,逐步推动动力电池系统的平台化。到2020年末,完成电池Pack与整车平台的匹配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北汽新能源开始将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。

北汽新能源总经理、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总经理张小虎介绍,蓝谷动力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:短期战略是在2018年作为北汽新能源分公司及供应商,负责北汽新能源N60/N61项目与一体化动力总成的设计和生产;中期战略,在2019年完成分公司至子公司的转变,作为集团级供应商,支持北汽新能源及北汽集团体系内其他整车企业的三电平台开发;长期战略(2020年-2023年),作为行业级供应商,为新能源汽车全行业提供完整的三电系统解决方案。

自动驾驶方面,北汽新能源预计将于2020年实现高速公路辅助驾驶,并在2022年实现拥堵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功能(L3级别),L4级的有限制条件路况自动驾驶将在2025年或更晚实现。

此外,北汽新能源还发布了技术品牌“达尔文系统”,展示了11项解决痛点、提升体验的智能电动“黑科技”,涵盖整车技术、三电系统、智能驾驶、智能网联以及平台开放与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。基于达尔文系统打造的北汽新能源首款人工智能轿车EU5已于4月正式上市,并于6月份逐步实现交付。在销量上,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正在逐渐超越此前的销量主力EC系列。

北汽新能源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,今年9月,其销量为11560辆,前9个月累计销量81678辆,比去年同期增长61.6%。尽管销量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,但距离今年15万辆的销售目标还有将近一半的差距。

今年初,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曾在北汽集团2017年经营业绩及2018年发展战略媒体沟通会上透露,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销量目标是15万辆,收入190亿元,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新能源车企。

随着比亚迪、上汽、吉利等车企在纯电动市场持续发力,蔚来、威马、新特、小鹏等新兴造车势力也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交付,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北汽新能源要想在最后一季度完成近7万辆销量并不容易。

9月27日,北汽新能源以“北汽蓝谷”的名义在A股市场挂牌上市,发行价为每股15.05元。开盘首日股价迅速下跌,两次被临时停牌,收盘价9.5元,跌幅高达36.88%。上市近一个月,北汽蓝谷股价仍有小幅波动,盘中股价最低至7.9元,截至发稿,北汽蓝谷股价上涨0.91%至8.9元,总市值298.63亿元。